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新闻搜索
 
 
文章检索
    社保缴费压力增大 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作者:    发布于:2020/12/12    浏览次数:512

    从今年元月开始,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多地开始执行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之前相比,上述地区2015年缴费标准均有所上调。在社会平均工资逐年增长的前提下,各地上浮社保缴费基数看似合理,但是缴费基数的上涨却引来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经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这样的成本压力让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不堪重负。

    项先生经营着一家化妆品销售公司,行政人员大概有十人左右,其他大部分为销售人员。“虽然我这公司看着不大,但是生存压力确实不小。从经营上来说,我的实体柜台受到电子商务冲击很大,尤其是类似“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购物节,当月我的营业收入比预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用人成本不断增长应该说是长时间持续的压力,现在职员不好招,而且每年都要涨薪水,否则人家就要跳槽,薪水一涨社保缴费金额就上涨,这是一连串的压力。”

    根据项先生介绍,虽然他的企业为每一位员工都缴纳社会保险,但都是按照缴费比例下限执行,“即使是这样,企业的压力仍然很大。”项先生大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社保缴费基数3000元计算,企业每月为每位员工缴纳社保超过900元,项先生的公司目前有30人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年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大概需要324000元,“这对我这样的小企业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啊!”同时,他还有更大的担心,“每一年我都得给员工涨工资,那就意味着下一年得缴费基数变大了,所以第二年我不得不承担涨工资和多缴社保的双重压力,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如果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一旦被发现不但要被罚款,公司还会有不良记录,得不偿失。”项先生无奈地说,很多小企业如果按全部工资缴纳的话,就不堪重负,直接后果就是降薪、裁员。

    从企业角度看,缴费负担过重容易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普遍上涨,影响实体经济经营活力,甚至可能导致不少中小微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一些民营企业为应付养老保险缴费增长,会采用压缩用工的方式来应对“用工贵”问题,直接推高社会失业率。

    对于社保缴费高背后深层原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郭宇强分析认为,保险缴纳是按上一年度收入来计算的。而中国统计的年度收入一直在增长,缴费也就随之增长。“社保缴费比例高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历史遗留问题,有历史欠账。由于中国社保制度建立较晚,在缴纳年限上,当年很多没有缴纳或少缴的人视同缴纳,仍可享受社保待遇,这都需要现在缴费来填补,造成社保基金给付增长大于缴费增长。”郭宇强说。

    很多小企业都有项先生这样的困扰,所以一些企业想出了应对之法。杨女士曾经供职于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主要是在网上销售商品,“在公司工作一年左右,没有缴纳社保,而且公司大部分人都像我这样。”杨女士介绍称,她曾经供职的公司除了必要职位外,其他职位几乎都以临时工或者兼职身份招聘,没有给员工办理社保,而这些员工需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个人参保,“个人参保可以选择三个不同的缴费基数档次,一般都会按照最低的缴费。余下的钱拿去做理财将来可能会比养老金多一些。”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给合同制、临时工办理社会保险,这些企业的员工要么个人参保要么干脆不参加社保系统。记者试图联系杨女士曾经供职的公司,可对方人力方面除了给出“这也是为了节约成本”的理由外不愿再多说。

    另外,过高的社保缴费比例还有可能增加城市自由职业者和低收入人群经济负担,导致这些人员自动放弃社保,从而缩小社会保险覆盖面,影响社保普惠目标的实现,对已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带来更多养老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呼吁降低社保缴费比例,但是这个比例也并不是越低越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在劳资分责、政府担保的基础之上,一定的缴费决定着一定的保障水平,过高过低都不合理。费率过低不足以解除参保人的后顾之忧,而费率过高又会直接加重用人单位与参保人的负担并损害代际公平。例如,从各国实践来看,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替代率(指退休后养老金占退休前个人工资收入的比例)为40%左右,缴费率以20%左右为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建议合理调节社保缴费比例。

当前位置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青岛联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