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新闻搜索
 
 
文章检索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作者:    发布于:2020/11/24    浏览次数:462

    今年1月至5月,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1.576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总支出1.350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约2264亿元,累计余额4.02万亿元。从企业养老保险来看,随着经济的复苏,基金募集收入在1-5月增长10.4%,回归“两位数”增长,基金支出保持适度增长..根据这一趋势,每年的养老基金将继续收到高于支出的款项,基金累计余额将继续增加,确保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从总体来看,虽然资金余额很可观,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资金分配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目前的情况是,东部地区收支平衡较多,中西部地区收支平衡较少,特别是东北等老工业区,缴费人数少,离退休人员多,维修负担重。本期基金收益不能冲抵。在这方面,我们立足于当前、长期、有效的措施,确保基金的健康稳定运行,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全民参与计划,扩大覆盖面。到2016年年底,老年保险从业人员达到3.79亿人,比2015年底增加2569万人。在保障人民养老保险权益的同时,加大征缴力度,增加基金收入。

    二: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基金的运行。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2.57万亿元,其中2016年超过4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与此同时,地方财政也在加大投入。2016年,省、市、县财政总投入6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6%。

    三:提高总体规划水平,平衡区域差异。针对部分省份资金结余少、支出压力大的情况,国家将通过提高统筹水平、平衡地区抚养比差异造成的负担不均等措施,在更大范围内调整资金结余。

    四: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基金规模。通过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促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保持和提高基金价值。同时,促进部分国有资本的转移,丰富社会保障基金,有效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养老保险的良性运行。五是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群体养老保障的需要,提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由城市向农村扩展,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险计划。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持能力和个人支付能力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将逐步提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基金的长期平衡,有效地应对经济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广大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当前位置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青岛联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